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长期卧床高龄患者医院内感染前后血浆白蛋白(ALB)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住院的长期卧床且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高龄患者共78例,按感染前、感染持续≥5d、感染持续≥10d以及感染进一步发展成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4个时期分为B组(n=78)、C组(n=52)、D组(n=33)、E组(n=25);随机选择同期住院非长期卧床、无感染的高龄患者作为对照组(A组, n=40)。分别检测不同时期患者血浆ALB水平、细胞免疫功能[包括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及T细胞亚群];统计处理时进一步将感染前患者(B组)按血浆ALB水平分为ALB正常组(B1组,n=16)和ALB偏低组(B2组,n=62)。结果与A组相比,B组血浆ALB显著降低(P=0.000);与A组及B组相比,C、D、E三组血浆ALB均显著降低(P=0.000)。与A组相比,B1组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HLA-DR的表达、CD3+T细胞绝对值以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P=0.000),CD8+T细胞占CD3+T细胞的百分数(CD8/CD3)显著升高(P=0.000),CD4+T细胞占CD3+T细胞的百分数(CD4/CD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及B组相比, C、D、E三组HLA-DR的表达、CD3+T细胞的绝对值、CD4/CD3以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减低(P=0.000),CD8/CD3显著升高(P=0.000);而且HLA-DR、CD3+T细胞绝对值、CD4/CD3、CD8/CD3、CD4/CD8比值与血浆ALB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791,r2=0.638,r3=0.534,r4=-0.575,r5=0.580(均P=0.000)。结论长期卧床高龄患者医院内感染前血浆ALB已显著减低,感染后血浆ALB水平进一步下降,血浆ALB水平降低的患者其细胞免疫功能也下降,而且患者感染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与血浆ALB水平的降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和简化急性生理评分(SAPS)等传统模型虽然预测危重症患者的死亡较可靠,但预测老年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却可能会出现预测偏移或群体校准不良,而针对老年人研发出的专用预测模型不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衰弱综合征成为了目前老年综合评估的核心,研究表明衰弱指数(FI)、衰弱分级(CFS)可作为衡量衰弱综合征的客观模型,已成为老年危重症预后评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这些评估模型的发展进程及研究进展,以期临床医师能够更好地应用它们。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攻击脐静脉模型,监测异丙酚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培养上清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EC)的数量、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和可溶性血栓调节素(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水平的影响。结果 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CEC数量、vWF和sTM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进一步体外实验发现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可损伤脐静脉内皮,造成培养上清CEC数量、vWF和sTM水平显著升高(P<0.05)。异丙酚可明显减少CEC数量(P<0.05),同时下调vWF和sTM水平(P<0.05)。体外实验也发现异丙酚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引起的脐静脉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培养上清的CEC数量明显减少,同时vWF和sTM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存在严重内皮细胞损伤,异丙酚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重症患者诊疗过程中专业化救治技术的运用与实践。方法 以高龄老年重症患者为研究群体,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老年重症医学科自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病情危重症患者病例;动态观察重症患者收容量、病情严重程度、技术应用情况、抢救成功率、年度总死亡人数、平均住院天数与医疗费用等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进行专业化诊治的老年重症患者由295例增到347例(P<0.001);年龄由(80.3±6.9)岁增至(87.4±7.6)岁(P<0.001);APACHEⅡ评分由(13.6±3.9)分增至(20.6±3.9)分(P<0.001)。其中,APACHEⅡ评分≥15分的患者所占百分比由25.2%增至40.6%(P<0.05)。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机械通气和血液滤过等专科技术的年平均使用率均大幅降低。抢救成功率由52.2%提高到了72.3%;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42.5d缩短至16.3d;医疗费用降低>25%(均P<0.05)。结论 在患者年龄、收容量与病情严重程度逐年增大的情况下,通过专业救治,我院的老年重症患者器官功能支持技术总体使用率显著降低,抢救成功率显著增加,同时患者入住ICU的时间和医疗费用大幅减少。表明老年重症医学科的专科技术应用对老年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具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应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检测分析体外培养肠杆菌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探讨SPME-GC/MS检测应用于肠杆菌菌种鉴别的可行性。方法取肠杆菌40株,培养24 h后,通过SPME-GC/MS技术收集并检测分析细菌培养产生的VOCs。结果 40株肠杆菌检测出浓度较高的VOCs有14种,而乙酸在大肠埃希菌菌种的检出率为100%,在其余菌种中检出率为0,3-甲基-1-丁醇在肺炎克雷白菌种、十四烷醇酯在产气肠杆菌中检出率均为100%,在其余菌种中检出率均为0。3-甲基-1-丁醇,乙酸、吲哚,十四烷醇酯分别为肺炎克雷白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的相对特异性VOCs。结论通过SPME-GC/MS技术可检测到部分肠杆菌的特异性VOCs,将其应用于肠杆菌菌种的鉴别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14年6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源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多巴胺组和去甲肾上腺素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盐酸多巴胺5~20μg/(kg·min)和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0.05~2.0μg/(kg·min),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治疗24 h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乳酸水平以及用药期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相比去甲肾上腺素组,多巴胺组重症医学科(ICU)死亡率、治疗24 h后的HR水平和用药期间心房颤动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随访28 d、6个月、1年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MAP和血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用于心源性休克患者可有效降低ICU死亡率,减慢心率,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但不降低长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